建政辦發〔2019〕42號
建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建平產糧大縣土壤環境保護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國營農場、街道辦事處,縣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縣各園(景)區管委會:
經縣政府同意,現將《建平產糧大縣土壤環境保護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建平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12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建平產糧大縣土壤環境保護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住生產環境安全關,就要治地治水,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編制產糧大縣土壤環境保護方案,是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耕地土壤污染治理擺在工作重要位置的具體舉措。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遼寧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均要求產糧大縣要制定土壤環境保護方案。《遼寧省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提出了要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產糧大縣土壤環境保護方案編制工作。
建平縣政府為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相關文件要求,精心組織產糧大縣土壤環境保護方案編制工作,在認真梳理建平縣耕地土壤環境質量概況的基礎上,提出了耕地土壤環境保護的目標、主要任務及保障措施,形成了《建平產糧大縣土壤環境保護方案》。
一、建平縣自然經濟概況
(一)建平縣自然概況
建平縣位于遼寧省西部,燕山山脈向遼沈平原的過渡地帶。橫跨東經119°10'至120°21',縱躍北緯40°17'至42°20'。東鄰朝陽市,西鄰內蒙古的赤峰、寧城兩市縣,南接凌源、喀左兩市縣,北接內蒙古的敖漢旗,總面積4869平方千米。
建平縣屬遼西山地丘陵區,山區面積占30.4%,丘陵面積占43.3%,平川面積占26.3%。境內群山起伏,溝壑縱橫。努魯爾虎山脈橫貫中部,自東北延伸西南,將建平縣分成南北兩個不同的自然區,中部地勢較高,是老哈河與大凌河的分水嶺。
建平縣處于海洋性季風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區域內,屬半濕潤、半干旱季風型大陸性氣候。雨熱同季,全年平均氣溫8.8℃,年均日照時數2778.9小時。年降水量平均449.6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無霜期170天。
(二)建平縣經濟概況
2017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10.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6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21.4億元,下降0.3%;第三產業增加值58.3億元,增長7.6%。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19.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2.9%。全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2788元(按常住人口平均),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9%。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1.2億元,與上年持平。其中種植業產值19.6億元,下降16.2%;林業產值5.2億元,下降3.9%;畜牧業產值34.5億元,比上年增長13.1%。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5.3億元,按可比價格比上年下降1.6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2.4 %。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25.4億元,比上年下降7.4%。其中采礦業產值16.4億元,增長9.2%;制造業產值7億元,下降33.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產值2億元,增長2.7%。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26.3億元,比上年下降4.7%,產品銷售率103.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6.8億元,比上年下降7.1%;利稅總額3.6億元,增長31.9%,其中稅金2.9億元,增長27.2%,利潤總額0.8億元,增長52.8%。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鐵礦石原礦產量290.5萬噸,比上年增長0.7%;鐵礦石成品礦產量108萬噸,比上年下降15.7%;瓷質磚產量50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7%;啤酒產量9.7萬千升,比上年下降0.8%;水泥17.8萬噸,比上年下降1%。
二、耕地及基本農田概況
(一)耕地概況
依據2017年建平統計年鑒,建平縣耕地面積為183311.67公頃,占建平縣行政區域總面積(486940.77公頃)的37.6%。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19650畝,產量1000500噸。稻谷播種面積1200畝,產量530噸;小麥播種面積1200畝,產量380噸;玉米播種面積1208100畝,產量739524噸;谷子播種面積580200畝,產量155100噸;高梁播種面積152400畝,產量72835噸;其他谷物播種面積89250畝,產量19148噸;豆類播種面積66600畝,產量6096噸;薯類播種面積20700畝,產量6887噸。
(二)基本農田概況
到2020年,基本農田面積調整為133612公頃。實行永久基本農田集中保護。重點保護面積大、集中連片、灌排條件良好、農業生產配套設施完善的糧、油、蔬菜生產基地內的永久基本農田,將基本農田分布集中、優質基本農田所占比例較大的區域劃為基本農田保護區。全縣共劃定3片基本農田保護區,昌隆鎮、八家國營農場、太平莊鎮、奎德素鎮、白山鄉、三家蒙古族鄉1片基本農田保護區,黑水鎮、北二十家子鎮、馬場鎮1片基本農田保護區,喀喇沁鎮、朱碌科鎮、榆樹林子鎮1片基本農田保護區,對區內永久基本農田實行重點保護。
三、耕地土壤環境保護需重點關注的企業
經調查,在建平縣耕地土壤環境保護中,需重點關注的企業共74家,其中72家鐵礦采選企業,1家環境衛生企業,1家有機化學原料制造企業。應做好重點關注企業的污染防控,防止對耕地產生土壤環境污染。(耕地土壤環境保護需重點關注的企業名單見附件1)
四、農業污染概況
(一)化肥農藥污染概況
據2017年建平統計年鑒,2017年建平縣種植業化肥施用量為116947噸,其中氮肥45830噸、磷肥13857噸、鉀肥10024噸、復合肥47236噸。種植業農藥使用量294024公斤。單位耕地面積化肥及農藥用量水平較高。長期過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同時也造成了農業面源污染。使用農藥不當會造成農藥殘留,危害人體健康和污染農業生態環境。
(二)廢棄農膜污染概況
種植業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為3691噸,其中地膜使用量3052噸。農田中殘留的的農膜不僅影響作物生長,同時也污染了環境。
(三)畜禽養殖污染概況
隨著畜牧業發展,畜禽糞尿大幅增加,特別是規模化養殖的擴大,加劇了環境污染。2017年,牛期末存欄數為102497頭,當年出欄數41219頭。豬期末存欄數547274頭,當年出欄數1184974頭。雞期末存欄數為4528388只,當年出欄數8516823只。規模化畜禽養殖場681個。畜禽糞尿利用率低,處理設施差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五、耕地土壤環境質量概況
據調查,建平縣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良好,全縣范圍內農用地基本為優先保護類,唯有建平縣三家鄉、太平莊鎮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二龍鎮交界處農用地土壤中存在重金屬污染現象,但污染程度并不嚴重,屬于安全利用類農用地,可通過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輪作、間作等措施,阻斷或者減少污染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進入農作物可食部分,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
該地塊周邊無建平縣企業,分析原因,可能受到該地塊北側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固體廢物加工利用循環經濟園區污染物排放影響。該園區分布廢舊金屬、廢鋼渣及其它的廢舊回收利用項目。
六、編制依據、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編制依據
1.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6〕31號)
2.遼寧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遼政發〔2016〕58號)
3.遼寧省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遼土防發〔2017〕2號)
4.朝陽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朝政發〔2017〕2號)
5.朝陽市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朝政辦發〔2018〕56號)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7.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46號)
8.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通知(農辦科〔2019〕13號)
(二)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以保護和改善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把住農業生產環境安全關,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實施分類別、分用途、分階段治理,嚴控新增污染、逐步減少存量,形成齊抓共管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為建設“綠水、青山、藍天、沃土”的美麗建平而奮斗。
(三)工作目標
1.總體目標。到2020年,全縣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縣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紀中葉,土壤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2.主要指標。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6%左右;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進一步提高。
七、主要任務
(一)劃定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
配合省市,依據國家有關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技術指南和時限要求,按污染程度將農用地劃為三個類別,未污染和輕微污染的劃為優先保護類、輕度和中度污染的劃為安全利用類、重度污染的劃為嚴格管控類,以耕地為重點,分別采取相應管理措施,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結果為依據,開展耕地土壤和農產品協同監測與評價,有序推進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優先保護類,或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安全利用類且農產品不超標,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為優先保護類;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安全利用類且農產品輕微超標,或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嚴格管控類且農產品不超標,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為安全利用類;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嚴格管控類且農產品超標,或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安全利用類且農產品嚴重超標,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為嚴格管控類。),逐步建立分類清單。配合省市,根據土地利用變更和土壤環境質量變化情況,定期對各類別耕地面積、分布等信息進行更新。(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生態環境局、縣自然資源局配合)
(二)切實加大保護力度
要將符合條件的優先保護類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嚴格保護,確保其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除法律規定的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讓外,其他任何建設項目不得占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向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地區傾斜。推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少耕免耕、糧豆輪作、農膜減量與回收利用等措施。農村土地流轉的受讓方要履行土壤保護責任,避免因過度施肥、濫用農藥等掠奪式農業生產方式造成土壤環境質量下降。(縣自然資源局、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生態環境局、縣水務局等部門配合)
防控企業污染。應做好現存的74家重點關注企業的污染防控,防止對耕地產生土壤環境污染。嚴格控制在昌隆鎮、八家國營農場、太平莊鎮、奎德素鎮、白山鄉、三家蒙古族鄉、黑水鎮、北二十家子鎮、馬場鎮、喀喇沁鎮、朱碌科鎮、榆樹林子鎮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等行業企業,現有相關行業企業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快提標升級改造步伐。應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溝通協調,防止其境內的固體廢物加工利用循環經濟園區污染物排放對建平縣境內耕地造成污染。(縣生態環境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配合)
(三)著力推進安全利用
根據土壤污染狀況和農產品超標情況,安全利用類耕地集中的三家鄉、太平莊鎮交界區域要結合當地主要作物品種和種植習慣,制定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措施,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強化農產品質量檢測。加強對農民、農民合作社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到2020年,根據國家有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術指南,完成市政府要求的輕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指標。(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自然資源局配合)
(四)全面落實嚴格管控
目前,全縣無嚴格管控類耕地。若出現嚴格管控類耕地,應加強用途管理,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對威脅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安全的,要制定環境風險管控方案,并落實有關措施。(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生態環境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水務局等部門配合)
(五)控制農業污染
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科學施用農藥,推行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現代植保機械。到2020年,實現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推行農業清潔生產,積極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技術模式。嚴禁將城鎮生活垃圾、污泥、工業廢物直接用作肥料。到2020年,全縣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提高到90%以上。(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生態環境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供銷聯社等部門配合)
加強廢棄農膜回收利用。嚴厲打擊違法生產和銷售不合格農膜行為。建立健全廢棄農膜回收貯運和綜合利用網絡,積極推動廢棄農膜回收利用;到2020年,力爭實現廢棄農膜全面回收利用。(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供銷聯社等部門配合)
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嚴格規范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防止過量使用,促進源頭減量。加強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積極推動種養業有機結合、循環發展。鼓勵支持畜禽糞便處理利用設施建設,到2020年,規模化養殖場、養殖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設施比例達到100%。(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生態環境局等部門配合)
八、保障措施
(一)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
加大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市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用于土壤環境調查與監測評估、監督管理、治理與修復等工作。統籌相關財政資金,通過現有政策和資金渠道加大支持,將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測土配方施肥等涉農資金,更多用于耕地土壤環境保護。積極爭取專項建設基金,支持企業對涉重金屬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進行技術改造。(縣財政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務局等部門配合)
(二)發揮市場作用
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功能,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土壤污染防治。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推動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發揮政策性和開發性金融機構引導作用,為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項目提供支持。(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生態環境局牽頭,縣財政局、人民銀行建平支行等部門配合)
(三)加強社會監督
縣政府定期公布全縣土壤環境狀況。重點行業企業要依據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其產生的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排放總量,以及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縣生態環境局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配合)
(四)引導公眾參與
實行有獎舉報,鼓勵公眾通過“12369”環保舉報熱線、信函、電子郵件、政府網站、微信平臺等途徑,對亂排廢水、廢氣,亂倒廢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監督。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需要聘請環境保護義務監督員。鼓勵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以及民間環境保護機構參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縣生態環境局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配合)
(五)開展宣傳教育
制定土壤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方案,制作掛圖、視頻,出版科普讀物,利用互聯網、數字化放映平臺等手段,結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土壤日、世界糧食日、全國土地日等主題宣傳活動,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關知識,加強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解讀,營造保護土壤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土壤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融入黨政機關、學校、工廠、社區、農村等的環境宣傳和培訓工作。(縣生態環境局牽頭,縣委宣傳部、縣教育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縣科協等部門配合)
(六)加強部門協調聯動
建立全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協調機制,定期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職責分工詳見附表2),協同做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縣生態環境局要抓好統籌協調,加強督促檢查,每年1月底前將上年度工作進展情況向縣政府報告。(縣生態環境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科技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務局等部門配合)
(七)嚴格評估考核
縣政府將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縣直部門,分年度對各部門重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評估考核,評估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縣生態環境局牽頭,縣委組織部等部門配合)
附件:1.建平縣耕地土壤環境保護需重點關注企業名單
2.建平縣耕地土壤環境保護任務縣直部門分工表
附件1
建平縣耕地土壤環境保護需重點關注企業名單
序號
|
企業名稱
|
所在鄉鎮
|
所在村
|
所屬行業
|
1
|
建平富潤礦業有限公司
|
鐵南街道
|
鐵南社區
|
鐵礦采選
|
2
|
建平深井礦業有限公司
|
深井鎮
|
深井村
|
鐵礦采選
|
3
|
建平萬金鐵選廠
|
青峰山鄉
|
宋家灣村
|
鐵礦采選
|
4
|
建平縣德鑫礦業有限公司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5
|
建平縣富龍鐵選有限公司
|
青峰山鄉
|
宋家灣村
|
鐵礦采選
|
6
|
建平縣港祿礦業有限公司
|
青峰山鄉
|
興隆地村
|
鐵礦采選
|
7
|
建平縣國運礦業有限公司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8
|
建平縣國運礦業有限公司二車間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9
|
建平縣宏達鐵選廠
|
深井鎮
|
深井村
|
鐵礦采選
|
10
|
建平縣宏盛鐵礦
|
青峰山鄉
|
山嘴村
|
鐵礦采選
|
11
|
建平縣華興礦業有限公司
|
富山街道
|
楊家杖子村
|
鐵礦采選
|
12
|
建平縣環境衛生管理處
|
萬壽街道
|
宋杖子村
|
環境衛生管理
|
13
|
建平縣慧敏鐵選廠
|
青峰山鄉
|
向陽山村
|
鐵礦采選
|
14
|
建平縣吉成鐵選廠
|
富山街道
|
楊家杖子村
|
鐵礦采選
|
15
|
建平縣建福礦業有限公司
|
深井鎮
|
小馬廠村
|
鐵礦采選
|
16
|
建平縣金山礦業
|
富山街道
|
富山村
|
鐵礦采選
|
17
|
建平縣立興鐵礦
|
青峰山鄉
|
宋家灣村
|
鐵礦采選
|
18
|
建平縣利祝鐵礦
|
青峰山鄉
|
孤家村
|
鐵礦采選
|
19
|
建平縣龍馳鐵選廠
|
青峰山鄉
|
宋家灣村
|
鐵礦采選
|
20
|
建平縣隆新礦業有限公司
|
富山街道
|
富山村
|
鐵礦采選
|
21
|
建平縣青峰山富達鐵選廠
|
青峰山鄉
|
西大杖子村
|
鐵礦采選
|
22
|
建平縣青峰山鄉利鑫鐵選廠
|
青峰山鄉
|
西大杖子村
|
鐵礦采選
|
23
|
建平縣青峰山鄉樹范鐵選廠
|
青峰山鄉
|
西大杖子村
|
鐵礦采選
|
24
|
建平縣榮昌精粉加工廠
|
富山街道
|
紅石板村
|
鐵礦采選
|
25
|
建平縣三寶鐵選廠
|
紅山街道
|
蒙西營子村
|
鐵礦采選
|
26
|
建平縣圣達鐵礦選廠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27
|
建平縣圣龍鐵選礦
|
富山街道
|
富山村
|
鐵礦采選
|
28
|
建平縣石金鐵礦選廠
|
富山街道
|
大蒿子店村
|
鐵礦采選
|
29
|
建平縣雙利礦業有限公司
|
青峰山鄉
|
宋家灣村
|
鐵礦采選
|
30
|
建平縣天祥鐵礦廠
|
青峰山鄉
|
宋家灣村
|
鐵礦采選
|
31
|
建平縣通源鐵礦
|
青峰山鄉
|
西大杖子村
|
鐵礦采選
|
32
|
建平縣萬得利礦業有限公司
|
青峰山鄉
|
建昌溝村
|
鐵礦采選
|
33
|
建平縣萬恒礦業有限公司
|
青峰山鄉
|
興隆地村
|
鐵礦采選
|
34
|
建平縣萬壽國玉鐵選廠
|
萬壽街道
|
大板溝村
|
鐵礦采選
|
35
|
建平縣萬壽鐵礦
|
萬壽街道
|
黃土梁子村
|
鐵礦采選
|
36
|
建平縣萬壽鎮東升鐵選廠
|
萬壽街道
|
老西店村
|
鐵礦采選
|
37
|
建平縣萬壽鎮萬鑫鐵粉廠
|
萬壽街道
|
東大杖子村
|
鐵礦采選
|
38
|
建平縣翔能鐵礦選廠
|
青峰山鄉
|
山嘴村
|
鐵礦采選
|
39
|
建平縣小平房鐵礦
|
萬壽街道
|
小平房村
|
鐵礦采選
|
40
|
建平縣新娜鐵選廠
|
鐵南街道
|
順治溝村
|
鐵礦采選
|
41
|
建平縣鑫峰礦業有限公司
|
深井鎮
|
深井村
|
鐵礦采選
|
42
|
建平縣鑫輝鐵選廠
|
深井鎮
|
小馬廠村
|
鐵礦采選
|
43
|
建平縣鑫隆鐵選有限公司
|
紅山街道
|
蒙西營子村
|
鐵礦采選
|
44
|
建平縣信豐鐵礦
|
青峰山鄉
|
興隆地村
|
鐵礦采選
|
45
|
建平縣興富礦業有限公司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46
|
建平縣興龍礦業有限公司
|
青峰山鄉
|
興隆地村
|
鐵礦采選
|
47
|
建平縣耀利鐵選有限公司
|
萬壽街道
|
扎賽營子村
|
鐵礦采選
|
48
|
建平縣永結鐵洗廠
|
鐵南街道
|
順治溝村
|
鐵礦采選
|
49
|
建平縣煜豐鐵礦
|
青峰山鄉
|
興隆地村
|
鐵礦采選
|
50
|
建平縣源美鐵選廠
|
青峰山鄉
|
興隆地村
|
鐵礦采選
|
51
|
建平縣長城礦業有限公司
|
紅山街道
|
勿素臺溝村
|
鐵礦采選
|
52
|
建平縣正運礦業有限公司
|
富山街道
|
福山村
|
鐵礦采選
|
53
|
建平縣志成鐵礦二車間
|
富山街道
|
楊家杖子村
|
鐵礦采選
|
54
|
建平縣中錦礦業有限公司
|
深井鎮
|
小馬廠村
|
鐵礦采選
|
55
|
建平縣中興鐵礦選廠
|
青峰山鄉
|
新城地
|
鐵礦采選
|
56
|
建平縣中興有限責任公司
|
鐵南街道
|
鐵南社區
|
鐵礦采選
|
57
|
建平鑫溪滿龍鐵礦選廠
|
青峰山鄉
|
孤家村
|
鐵礦采選
|
58
|
江烏業鐵選廠
|
富山街道
|
紅石板村
|
鐵礦采選
|
59
|
秦樹峰鐵選廠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60
|
文軍鐵礦選廠
|
富山街道
|
王福店村
|
鐵礦采選
|
61
|
席劍鐵選廠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62
|
鑫源鐵選廠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63
|
建平磷鐵礦業有限公司
|
深井鎮
|
勿蘭勿素
|
鐵礦采選
|
64
|
建平縣金馬鐵石礦選廠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
|
鐵礦采選
|
65
|
金馬選廠(二車間)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66
|
建平縣坤明鐵選廠
|
深井鎮
|
深井村
|
鐵礦采選
|
67
|
建平縣坤明鐵選廠二車間
|
深井鎮
|
小馬廠村
|
鐵礦采選
|
68
|
建平縣天寶鐵礦
|
青峰山鄉
|
西大杖子村
|
鐵礦采選
|
69
|
建平縣天成礦業有限公司(原天寶)
|
青峰山鄉
|
西大杖子
|
鐵礦采選
|
70
|
建平縣云鹿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71
|
云鹿鐵選廠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72
|
盛泰鐵選廠
|
富山街道
|
富山村
|
鐵礦采選
|
73
|
鑫鐵選廠
|
富山街道
|
澇泥塘子村
|
鐵礦采選
|
74
|
遼寧全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責任
公司
|
張家營子鎮
|
于家窩鋪村
|
有機化學原料制造
|
附件2
建平縣耕地土壤環境保護任務縣直部門分工表
主要任務
|
任務內容
|
任務分解
|
責任部門
|
(一)劃定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
|
1、配合省市,依據國家有關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技術指南和時限要求,按污染程度將農用地劃為三個類別,未污染和輕微污染的劃為優先保護類、輕度和中度污染的劃為安全利用類、重度污染的劃為嚴格管控類,以耕地為重點,分別采取相應管理措施,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結果為依據,開展耕地土壤和農產品協同監測與評價,有序推進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優先保護類,或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安全利用類且農產品不超標,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為優先保護類;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安全利用類且農產品輕微超標,或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嚴格管控類且農產品不超標,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為安全利用類;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嚴格管控類且農產品超標,或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安全利用類且農產品嚴重超標,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為嚴格管控類。),逐步建立分類清單。配合省市,根據土地利用變更和土壤環境質量變化情況,定期對各類別耕地面積、分布等信息進行更新。(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生態環境局、縣自然資源局配合)
|
(1)配合省市,依據國家有關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技術指南和時限要求,按污染程度將農用地劃為三個類別,未污染和輕微污染的劃為優先保護類、輕度和中度污染的劃為安全利用類、重度污染的劃為嚴格管控類,以耕地為重點,分別采取相應管理措施,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結果為依據,開展耕地土壤和農產品協同監測與評價,有序推進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優先保護類,或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安全利用類且農產品不超標,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為優先保護類;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安全利用類且農產品輕微超標,或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嚴格管控類且農產品不超標,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為安全利用類;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嚴格管控類且農產品超標,或根據土壤污染程度劃分為安全利用類且農產品嚴重超標,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為嚴格管控類。),逐步建立分類清單。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生態環境局、縣自然資源局配合
|
(2)配合省市,根據土地利用變更和土壤環境質量變化情況,定期對各類別耕地面積、分布等信息進行更新。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生態環境局、縣自然資源局配合
|
(二)切實加大保護力度
|
2、要將符合條件的優先保護類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嚴格保護,確保其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除法律規定的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讓外,其他任何建設項目不得占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向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地區傾斜。推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少耕免耕、糧豆輪作、農膜減量與回收利用等措施。農村土地流轉的受讓方要履行土壤保護責任,避免因過度施肥、濫用農藥等掠奪式農業生產方式造成土壤環境質量下降。(縣自然資源局、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生態環境局、縣水務局等部門配合)
|
(3)要將符合條件的優先保護類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嚴格保護,確保其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除法律規定的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讓外,其他任何建設項目不得占用。
|
縣自然資源局牽頭
|
縣生態環境局、縣農業農村局配合
|
(4)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向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地區傾斜。推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少耕免耕、糧豆輪作、農膜減量與回收利用等措施。農村土地流轉的受讓方要履行土壤保護責任,避免因過度施肥、濫用農藥等掠奪式農業生產方式造成土壤環境質量下降。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局、縣水務局等部門配合
|
(二)切實加大保護力度
|
3、防控企業污染。應做好現存的74家重點關注企業的污染防控,防止對耕地產生土壤環境污染。嚴格控制在昌隆鎮、八家國營農場、太平莊鎮、奎德素鎮、白山鄉、三家蒙古族鄉、黑水鎮、北二十家子鎮、馬場鎮、喀喇沁鎮、朱碌科鎮、榆樹林子鎮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等行業企業,現有相關行業企業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快提標升級改造步伐。應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溝通協調,防止其境內的固體廢物加工利用循環經濟園區污染物排放對建平縣境內耕地造成污染。(縣生態環境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配合)
|
(5)應做好現存的74家重點關注企業的污染防控,防止對耕地產生土壤環境污染。
|
縣生態環境局負責
|
|
(6)嚴格控制在昌隆鎮、八家國營農場、太平莊鎮、奎德素鎮、白山鄉、三家蒙古族鄉、黑水鎮、北二十家子鎮、馬場鎮、喀喇沁鎮、朱碌科鎮、榆樹林子鎮優先保護類耕地集中區域新建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等行業企業。
|
縣生態環境局牽頭
|
縣發展和改革局配合
|
(7)現有相關行業企業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加快提標升級改造步伐。
|
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
|
縣生態環境局、縣發展和改革局配合
|
(8)應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溝通協調,防止其境內的固體廢物加工利用循環經濟園區污染物排放對建平縣境內耕地造成污染。
|
縣生態環境局負責
|
|
(三)著力推進安全利用
|
4、根據土壤污染狀況和農產品超標情況,安全利用類耕地集中的三家鄉、太平莊鄉交界區域要結合當地主要作物品種和種植習慣,制定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措施,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強化農產品質量檢測。加強對農民、農民合作社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到2020年,根據國家有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術指南,完成市政府要求的輕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指標。(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自然資源局配合)
|
(9)根據土壤污染狀況和農產品超標情況,安全利用類耕地集中的三家鄉、太平莊鄉交界區域要結合當地主要作物品種和種植習慣,制定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措施,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自然資源局配合
|
(10)強化農產品質量檢測。
|
縣農業農村局負責
|
|
(11)加強對農民、農民合作社的技術指導和培訓。
|
縣農業農村局負責
|
|
(12)到2020年,根據國家有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術指南,完成市政府要求的輕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指標。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自然資源局配合
|
(四)全面落實嚴格管控
|
5、目前,全縣無嚴格管控類耕地。若出現嚴格管控類耕地,應加強用途管理,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對威脅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安全的,要制定環境風險管控方案,并落實有關措施。(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生態環境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水務局等部門配合)
|
(13)若出現嚴格管控類耕地,應加強用途管理,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自然資源局配合
|
(14)對威脅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安全的,要制定環境風險管控方案,并落實有關措施。
|
縣生態環境局牽頭
|
縣農業農村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水務局等部門配合
|
(五)控制農業污染
|
6、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科學施用農藥,推行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現代植保機械。到2020年,實現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推行農業清潔生產,積極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技術模式。嚴禁將城鎮生活垃圾、污泥、工業廢物直接用作肥料。到2020年,全縣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提高到90%以上。(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生態環境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供銷聯社等部門配合)
|
(15)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科學施用農藥,推行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現代植保機械。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供銷聯社配合
|
(16)到2020年,實現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生態環境局、縣供銷聯社等部門配合
|
(17)推行農業清潔生產,積極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技術模式。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生態環境局配合
|
(18)嚴禁將城鎮生活垃圾、污泥、工業廢物直接用作肥料。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生態環境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配合
|
(19)到2020年,全縣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提高到90%以上。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供銷聯社配合
|
(五)控制農業污染
|
7、加強廢棄農膜回收利用。嚴厲打擊違法生產和銷售不合格農膜行為。建立健全廢棄農膜回收貯運和綜合利用網絡,積極推動廢棄農膜回收利用;到2020年,力爭實現廢棄農膜全面回收利用。(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供銷聯社等部門配合)
|
(20)加強廢棄農膜回收利用。嚴厲打擊違法生產和銷售不合格農膜行為。建立健全廢棄農膜回收貯運和綜合利用網絡,積極推動廢棄農膜回收利用;到2020年,力爭實現廢棄農膜全面回收利用。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發展和改革局、縣工業和信息化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供銷聯社等部門配合
|
8、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嚴格規范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防止過量使用,促進源頭減量。加強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積極推動種養業有機結合、循環發展。鼓勵支持畜禽糞便處理利用設施建設,到2020年,規模化養殖場、養殖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設施比例達到100%。(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生態環境局等部門配合)
|
(21)嚴格規范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防止過量使用,促進源頭減量。
|
縣農業農村局負責
|
|
(22)加強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積極推動種養業有機結合、循環發展。
|
縣農業農村局負責
|
|
(23)鼓勵支持畜禽糞便處理利用設施建設,到2020年,規模化養殖場、養殖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設施比例達到100%。
|
縣農業農村局牽頭
|
縣發展和改革局、縣生態環境局配合
|